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时间:2021-12-10  来源:城口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各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源泉。城口县关工委动员各方力量、发挥“五老”余热,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青少年补足精神之钙,点亮信仰之灯,铺就了一条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红色之路”。



红色基因点亮信仰之灯



城口位于大巴山腹地,是重庆市唯一成建制建立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当年的红军精神早已成为城口人民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精神原动力。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城口县关工委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和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城口县关工委全力打造“巴山红”关工品牌,将红色基因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在学校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好学生”活动,在街道社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奉献爱心”活动,在乡镇村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文明乡风”活动等。依托川陕苏区城口纪念馆、坪坝大梁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等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举办“老少同行红军路”等研学活动,组织青少年10000余人次参加,培养“小小红色讲解员”212名。


精彩纷呈的“红色”活动,旨在教育引导青少年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自觉将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内化为精神力量、外化为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融入广大青少年的血脉与基因之中。



“五老”余热温暖成才之路



原城口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发琴是一位退而不休献余热、淡泊名利讲奉献的老干部。退休后,她没有闲下来,而是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致力于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她经常深入青少年家中走访,及时向相关单位反馈困境儿童的真实状况。她还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动员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五老”人员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之中,用晚霞照亮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之路。


在谢发琴的感召下,城口县关工委已组建8支“五老”队伍。她组织老党员每季度进行一次义务劳动,为孤寡老人理发、洗衣服、擦门窗、拖地板、扫厕所等;深入学校和村居主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活动。她带领“五老”宣传队自编自演的红色情境景剧《红色之恋》获得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2020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谢发琴“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红色青年唱响青春之歌  



城口县复兴街道柿坪村90后扶贫专干王英从小受红色文化熏陶,到村工作后第三个月,便在脱贫攻坚一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7年6月29日,王英与3名同事前往柿坪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途中不幸发生交通事故,3名同事因公殉职,王英身负重伤,但她清醒后第一句话就是“等我好了还要去扶贫”。


纵然死神擦肩,依然无畏前行。强大的红色基因已经融进了城口青年精英的精神血脉,他们始终牢记初心、不辱使命,长期心怀群众,扎根农村,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向贫困宣战”的英雄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和“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


以王英为代表的青年精英,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初心与使命,是城口革命老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践行者、传播者,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树立了典范。


因工作中的出色表现,王英同志荣立二等功,并荣获“重庆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和“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等殊荣。


新时代新使命。城口县关工委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基因转换成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养分,将红色精神转换成了青年精英干事兴业的精神动力与信仰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