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我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1-12-10  来源:重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劳动力输出比例较高,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共有留守儿童171184人,其中主城都市区有39608人,占23.14%;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有92952人,占54.3%;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有38624人,占22.56%。近年来我市在留守儿童救助保护、安全防护、关爱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留守儿童问题的复杂性、特殊性和长期性,妥善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全市的一项重点民生工作。


一、我市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儿童时期是人身心发育、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感情上的关心呵护、教育上的引导帮助,留守儿童生理、心理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业水平整体偏低


据统计,我市留守儿童由(外)祖父母监护148408人,占86.69%;由亲戚朋友监护22368人,占13.07%。留守儿童的(外)祖父母学历普遍较低,文化素质不高,有的甚至不认识字,也不会说普通话,只能照顾留守儿童的日常起居,对学业方面的辅导能力明显不足。亲戚朋友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够重视,“重养不重教”现象比较普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速度跟不上实际需求,农村学校教职工编制不足,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课后作业无人辅导、学习成绩不被关注等情况,有些甚至抵触上学、翘课逃学。据调查,留守儿童学业水平(以考试分数衡量)比非留守儿童整体偏低8%以上。


(二)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怀的问题较为普遍,由于缺乏倾诉的对象和家人的引导,情绪往往得不到有效疏解与合理表达,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对父母产生不理解和冷漠态度,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难以为留守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生活关怀。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指引和帮助,对外界的认识容易产生偏差,有些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表现为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悲观消极、不善于表达等,有的自卑懦弱、多疑敏感,有的性格怪异、暴躁叛逆,有的忧郁焦虑、自暴自弃。据调查,65%以上留守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三)人身安全意识不强


我市留守儿童年龄较小,13周岁以下的占比79.91%,遭遇突发事件时应变和自救能力较差。少数监护人会关注并采取措施预防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而相当一部分的监护人只是有时会注意或者很少关注,使得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留守儿童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此外,由于缺乏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有效监管,留守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弱,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往往容易成为被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留守儿童被拐骗、伤害、猥亵的案件时有发生。今年6月21日,潼南区米心镇8名学生不幸溺水身亡,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11岁,这8名遇难学生全是留守儿童。


(四)道德行为失范较多


隔代监护普遍存在溺爱问题,对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足,有时因为监护人能力不足,变相以玩手机游戏、看视频动画等形式代替家庭教育。通过对20名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刷视频、打游戏、网络聊天等占据了他们70%以上的非学习和休息时间,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流和交往。隔代监护对留守儿童品德的培养普遍缺乏有针对性的引导,导致留守儿童在良好习惯养成方面缺项、漏项严重,容易错过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部分留守儿童在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情况下,容易在道德观念、道德行为方面受到一些负面影响,导致道德感缺乏,沾染上不良生活习惯。个别留守儿童甚至出现对抗父母、仇视社会等思想行为偏差,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化解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解决我市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协同发力,共同营造留守儿童健康茁壮成长的良好环境,最根本的是推动父母返乡就业创业或子女随迁进城,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


(一)突出家庭主体,提高留守儿童监护质量


家庭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监护主体,无论学校还是社会都无法完全弥补家庭缺位带来的影响,科学引导家庭做好留守儿童监护工作是第一环节。一是宣传引导父母树立亲子教育意识。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宣传力度,使留守儿童父母清醒认识自身责任,提升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形成“既重养又重教”的氛围。二是借助互联网促进亲子互动。为留守儿童开通亲情电话、设立亲情视频聊天室、摄制留守儿童成长纪录片等,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经常进行在线沟通和情感交流,让留守儿童时刻感受到父母在身边的温暖与亲情,不断提升幸福感。三是提高监护人履责能力。通过开办家庭教育培训班、建立家访制度等形式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和指导,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方式和方法,提升监护能力,使其真正负担起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探索以乡规民约的方式推行农村儿童监护人监督制度,建立邻里互助组,对法定监护人、委托监护人的监护情况进行监督。


(二)拓展学校功能,建好留守儿童成长乐园

学校是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主阵地,只有学校拓展管理服务功能触角,主动补上父母不在身边的缺位,才能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一是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加大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着力建设家校一体的寄宿制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和人身安全保障,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二是实行留守儿童动态监测。精准掌握留守儿童个人及家庭情况,“一生一档”建立台账,加强义务教育学生学籍异动规范管理,做好留守儿童控辍保学工作。三是加强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将心理辅导、安全和法治教育课作为学校必修课,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促进留守儿童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四是开展留守儿童走访活动。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与学校定期联系制度,组织广大教师走进乡镇、家庭开展留守儿童家访活动,密切家校沟通联系,及时掌握留守儿童近况,加强对留守儿童防溺水、防火灾、防中暑等安全宣传教育,确保其生命安全。五是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通过活动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让留守儿童在集体生活学习中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发动社会力量,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正向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弥补家庭、学校监护教育的“真空地带”,让留守儿童感受社会的温暖。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公建民营、财政奖补、购买服务、税费减免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或者社会组织探索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把留守儿童集中到固定场所进行监护,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照顾和指导。二是发展留守儿童关爱组织。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鼓励引导“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及青年志愿者等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社会人士与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援助、课后学习辅导、兴趣爱好培养等有效帮助。三是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筹建留守儿童基金并广泛吸纳社会捐赠,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四)深化制度改革,推动留守儿童源头减量


父母的监护、教育和亲情难以取代,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父母返乡就业创业或者城市接纳留守儿童,尽可能让儿童在父母陪护下成长。一方面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域内“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契机,将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与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结合起来,准确摸清农民工就业情况、就业意愿、职业技能等基本情况,及时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开展转岗技能培训、落实好帮扶政策,有针对性地推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另一方面促进留守儿童进城团圆。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度,放宽进城务工人员落户限制。着力改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条件,降低公办学校的入学门槛,鼓励家长携带子女进城务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推动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向携带子女的农民工倾斜,为他们提供更好居住环境。大力开展城乡儿童手拉手等活动,消除基于城乡、户籍身份等方面的歧视和偏见,增进城乡儿童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把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卫生保健、社会救助等纳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建立完善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流动人口家庭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