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 加强劳动教育的调研报告
永川区关工委组织相关人员,根据习总书记“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示,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推进我区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我区建设“中国西部职教基地”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就我区中小学劳动教育与相关问题开展了调研。
这次调研,一是详阅了具有代表性的十六所中小学(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情况汇报材料;二是深入三教小学、红炉小学、兴龙湖小学等实地考察了解劳动教育的开展与成果情况;三是听取了在永的高职院校和区职教中心就培养劳动型人才的意见,较全面真实地了解到永川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
一、 我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取得的现状
(一)已有的成效
1.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开展劳动教育的系列文件在全区中小学中得到贯彻执行,劳动教育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和落实。全区中小学都开设了劳动教育课,课时纳入了教学计划,有专兼职教师任教。学校积极主动开发劳动教育教材,探索劳动教育评价。如三官殿小学自编印发了《永川区三官殿小学植物种植教程》、《永川区三官殿小学励志少年之劳动教育评价办法》。
2.因地制宜,劳动教育形式多样化。各学校按《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因地制宜设置劳动教育内容,建立劳技室,有的学校还利用校内有限空间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培植有小菜园、果园、蚕桑园、家禽养殖园等,丰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多途径培养学生学劳动,会劳动,爱劳动。
3.创新探索,劳动教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开辟校外基地,为培养创新和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创造条件。如:兴龙湖小学依托区科协在十里荷香建了十亩实践基地,种下了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水稻,让科学家精神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三教小学利用扩建征地剩余的8亩地,又流转二十多亩地,建立了“三琅琅农耕生态园”;五间小学在校外流转了6亩地,打造“担当农场”;职教中心以校企合作,搭建学生劳动体验平台,学生实训时间达到了三个月以上,学生毕业就可就业。
(二)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家庭、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着“重智轻劳”意识。一是有中小学生受社会和家庭不良意识影响认为做“劳动者”低下;职高毕业生不乐意一线岗位;二是有学校和教师认为增加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课会影响学科教学质量;三是因学校不具备劳动场所、师资,再加经费紧张等因素弱化劳动教育;四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督导评价考核机制不健全,难以促进社会、家庭、学校形成共识。
2.学校劳动教育资源与经费缺乏,制约了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一是学校劳动场地和设施严重不足,再加上缺乏课程体系,没教材与专业师资,校外无资源,学校难以按规定开展劳动教育与实践活动;二是学校劳动教育缺乏专项经费支撑,学校劳动教育多数流于形式。如兴龙湖小学、三官殿小学、五间小学、三教小学、职教中心等开展劳动教育较成功的学校,反应出劳动教育中经费支出有压力。另外土地流转费学校无力调控,费用从600元到1400元亩不等。因学校劳动教育重在教育与实践,付出与收入不能等同。
二、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建议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区委领导、区政府统筹、区教委主抓、部门配合、学校实施”责任是关键。只要认识统一,措施落实、督导评估有力,中小学劳动教育就能做实做强。
2.经费支持,保障劳动教育必备条件。建议通过“政府统筹,根据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不同要求,区财政按年度预算中小学劳动教育专项经费以奖代补;教委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专项经费的统筹使用与监管,学校公用经费强制规定劳动教育支出比例”来解决好中小学劳动教育所必需的经费保障。
3.整合校外资源,共建共享。要建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齐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师,统筹规划中小学劳动教育,多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养成“幸福是奋斗出来”良好劳动品质。建议区政府出台中小学劳动教育校内场所校外基地建设相关政策,第一步先完成我区中小学校内劳动教育课程、师资配置与培训、实践场所建设和区级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信息库建设,让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因地制宜以校为主全面开展;第二步由区政府主导,区教委会同区级相关政府部门组织论证,围绕我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和“中国西部职业教育基地建设”,选择校外资源,建立实训基地,通过试点、总结完善,再面上推广,实现全区中小学校外基地资源共享,特色发展,达到中央和国务院、教育部 “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的相关规定目标,培养学生劳动习惯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之路。